发展低碳建材确保可持续发展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环境资源监督管理机构主任李建军指出,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今人类发展必须面对的严峻课题。为了人类文明的延续,为了地球生物及植物的生存,人类必须改变观念,改变对待自然的态度,由向自然索取转变为珍惜资源,爱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建材生产国和消费国,而建材工业又属于高能耗行业。有关部门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建筑材料产业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使用煤炭总量约为3亿吨,约占国内煤炭总产量的10%%。因此,引导建材行业走上低碳发展道路意义重大。
李建军说,只有发展低碳建材才能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们要以战略的眼光、时代的紧迫感和历史责任感努力促进低碳建材产业的发展,保护我们的地球,造福于人类社会。现在,解决环境污染、保护人类健康环境、尽快发展低碳建材产业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责任。其实,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发展低碳建材将为有准备的、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提供重大的机遇。
判断低碳建材尚无量化标准可循
随着低碳概念逐渐深入人心,建材企业也都在努力开发低碳产品。现在,走进各大建材卖场,各种低碳建材产品琳琅满目,低碳地板、低碳壁纸、低碳型材……几乎所有的产品都被冠以了低碳的称号。突出产品的低碳性能成为了推广产品的最佳手段,低碳一词已成为吸引消费者眼球的重要道具。但是,低碳会不会成为建材企业推广产品的噱头?这些所谓的低碳产品中,究竟有多少“伪低碳”藏身其中?
据了解,目前我国并没有与低碳相关的量化标准,因此,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副会长秦占学指出,应尽快建立低碳建材的检测认证体系,制定具体的数据指标,量化低碳建材的标准,并逐渐在全国建材领域推广国家低碳建材产品及企业等级评估、技术交流、培训、检测等工作,让消费者在判断低碳建材时有章可循。
评价体系应涵盖整个生命周期
中国建筑材料检验认证中心总经理马振珠介绍说,一直以来,我国关于环保建材产品的认证通常局限于以最终产品的有毒、有害物质排放限量为评价标准,而低碳建材不能仅局限于产品本身,而是要追溯其整个生命周期,确保整个寿命周期内的“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
马振珠认为,建立低碳建材评价体系应遵循“三全一互认”的原则,即结合国际通行的管理体系标准、碳评价方法和规范,对建材产品进行全方位、全过程、全寿命的评价,并争取国际互认。
所谓“全方位”,就是既考虑产品本身,又考虑管理的作用,促进建材企业低碳管理体系的建立和提升。低碳管理体系应该是企业现有的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温室气体管理体系、能源管理体系等的有机结合,从组织结构、管理机制上保证建材产品质量符合相关产品标准、有害物质限量标准、能耗限值标准。
所谓“全过程”,就是涵盖企业的主要生产过程、辅助生产过程和附属生产过程,同时涵盖相关的管理过程。以过程方法为基础,通过科学评价,充分挖掘企业节能降耗的潜力,实现节约资源最大化和生产资源投入最小化,促进企业把节约资源放在生产经营的重要位置,促进企业节能降耗能力和水平的提升。
所谓“全寿命”,就是涵盖产品的整个产业链,即基于全生命周期的理念,从原材料的获取,到生产、分销、使用和废弃后的处理。企业对于低碳的关注将不仅仅局限于自身的碳排放,还要关注产品沿着整个供应链的排放,将供应商等纳入整个链条。而通过采用低碳评价标准,中上游厂商可以在供应链中抢得先机,下游厂商更可以以绿色产品先锋的形象,造就产品差异化的优势。“一互认”是指争取国际互认,为出口企业服务,为建材企业进行碳交易奠定基础。
总之,从现在起,尤其是“十二五”期间,“减碳”无疑是建材行业的重点工作。对此,专家建议,除了简单地关停、合并落后产能之外,“减碳”还应当借助生产工艺、生产手段的技术升级和技术创新,致力于绿色产业的大力发展和产业化应用。这样,才能确保我国建材行业按照低碳路线图阔步前进。 本报记者 林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