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甘肃舟曲泥石流灾害产生的原因,国土资源和气象部门作了分析,主要是:一是地质地貌原因。舟曲一带是秦岭西部的褶皱带,山体分化、破碎严重。二是“5•12”汶川地震震松了山体。三是气象原因。此前遭遇严重干旱,岩体、土体收缩,裂缝暴露出来,遇到强降雨,雨水容易进入山缝隙,形成地质灾害。四是瞬时的暴雨和强降雨。导致岩体崩塌、滑坡,形成泥石流。但如果深层次分析,还不止于此。
“5•12”大地震后发生多起险情
据报道,“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舟曲县境内滑坡险情频频发生。2008年5月18日该县抗震救灾指挥部就接到峰迭乡硬山村存在发生山体滑坡险情的报告,立即开展险情调查,指定专人昼夜对滑坡情况进行监测,密切注意滑坡动态。随着余震不断和暴雨影响,6月7日,县水保局技术人员对硬山村所在地质条件和裂缝监测资料综合统计分析,认为该滑坡已接近滑动临界值,于是立即发出滑坡预警警报。县里立即组织硬山村所有人员和牲畜全部撤离到安全地带。6月9日晚21时38分,该山体滑坡带剧烈滑动,彻底塌落,导致硬山村2户11间房屋倒塌,21户房屋严重裂缝倾斜,村中过往道路滑塌。由于预警预报和组织撤离工作及时,全村未发生人员伤亡及其他财产损失。
2009年5月20日,甘肃省政府信息公开网报道,受“5•12”地震及近期持续降雨影响,舟曲县峰迭乡武都关桥附近山体形成一处滑坡隐患点,对省道313公路构成严重威胁。接到隐患报告后,甘南州、舟曲县政府有关领导赶赴现场指导预防和处置工作,加强对山体滑坡点的监测,通知周边村群众提高警惕,确保安全。
地质条件差致滑坡泥石流频发
据统计,舟曲县共有滑坡隐患点43处,白龙江河谷是滑坡灾害分布最集中的地带,舟曲城区是全县滑坡危害最严重的地区,省道313线仅两河口至县城17公里的路段两侧就分布着13处灾害性滑坡,滑坡灾害点遍布全县22个乡的116个村舍。如此密集且活动频繁的滑坡分布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属罕见。
1981年4月9日的山体大滑动,下移土石方3400万立方米,导致白龙江阻流,回水8公里,积水1.3万立方米,形成自然水库,回水头到达县城,公路中断,淹没土地814亩。
与滑坡一样,泥石流灾害隐患点同样分布广泛,舟曲全县共有86处之多,白龙江河谷尤为集中,仅两河口至县城就有12条灾害性泥石流沟道。在舟曲,泥石流冲毁公路、桥梁的事每年都有发生。舟曲有相当数量的耕地是群众从泥石流堆积扇上开垦出来的,群众修建的排导沟很多不能满足泥石流排导要求,泥石流一旦暴发,耕地首当其冲。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据史料记载,舟曲境内过去一直森林茂密。1958年“大跃进”时期,这里的森林资源遭受到掠夺性破坏。据统计,从1952年8月舟曲林业局成立到1990年,累计采伐森林189.75万亩,许多地方的森林成为残败的次生林。加上民用木材和乱砍滥伐、倒卖盗用,全县森林面积每年以10万立方米的速度减少,植被破坏严重,生态环境遭到超限度破坏。
当地农民大规模开垦坡地使舟曲的地质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舟曲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89.1%,单一的产业结构模式迫使农民通过开垦坡地增加土地面积而获得利益。近40年间,全县总播种面积从10.63万亩增加到了21.53万亩。据了解,县内各乡40度以下的坡地如今已被大部分开垦。开垦坡地不仅严重破坏了植被,而且破坏了地质环境。开垦出的土地不仅未给当地群众带来经济效益,反而造成了大面积的水土流失,加剧了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
公路交通的长足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建设。但修路需切削坡脚、炸山开路,导致岩体松动,从而引发了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更激活了昔日的老滑坡。县水利局调查分析后断定,省道313公路两侧灾害密集发育就与挖坡修路有极大的关系。另据介绍,居民饮水、农田灌溉都需修建引水工程,渠道渗漏和农田、林地灌溉使土体抗剪强度降低,导致滑坡变形失稳,从而引发灾害。据说,1981年的泄流坡大滑坡就是由于坡上的居民灌溉时泄漏而引发的。
灾害之后的反思
看来,除特殊的地质构造外,人为破坏是舟曲县连年遭受多重自然灾害的主要原因。据地方志记载,古代的舟曲虽因位于大断裂带上而曾发生过一些重大的自然灾害,但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真正频繁起来的记载始于民国以后,近年来更是几乎年年都要暴发。据县领导介绍,该县目前已基本遏制了大规模的林木砍伐和坡地开垦,但水土流失已经非常严重,如何整治像泄流坡一样的滑坡地带已经成了世界性的难题。
由此,有关人士开始反思:一是在像舟曲这样地质条件很差的地区需要改变产业结构,不能再靠山吃山,透支生态环境。二是在建设中要做好规划、勘测工作,避开灾害频发地段。三是要密切监测地质动向。像硬山村于2008年6月成功躲过了滑坡灾难,就得益于严密的监测。四是要适当采取工程措施防止滑坡、泥石流的发生,如开挖排水沟,以及时疏导洪水。
舟曲的泥石流灾害也给我们其他地区敲响警钟——有没有类似建设性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有没有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尹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