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国内动态 > 正文

城市需要方便还是生态的宜居

(文号: 发稿时间:2010-12-23 阅读次数:)
      在和一些城镇的负责人进行交流的时候,我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大多城市和小城镇都提出了建设“生态型宜居城市”的口号。而且在已经进行或者完成的城市开发工程中,这样的宜居楼盘、小区或者是城市的新区,到处都可以看见这样的城市形态出现。高耸的塔楼、绿色环绕的草坪和绿地、宽宽的街道、城市中心区庞大的广场和公园衬托着政府的公共办公区。如果说仅仅是沿海发达地区的中心城市或者是财政能力极为富余的中小城市有这样的能力,去建造一个满足视觉和环境景观的宜居型城市尚可以理解,可是无论是在沿海发达地区还是在内部的相对贫困地区,城市的模式,基本上都在沿着这个思路逐渐地复制。
  或许生态型的宜居城市已经很深入城市管理者的人心,我知道,这是体现政绩的最佳选择,也是中国国情的城镇化道路中一个无法回避的主题。但是从一个城市的研究者来看,或者是从一个纯粹的城市市民来看,确实存在着很多的误区。
  居民是愿意选择优美的环境还是选择方便?
  我自己曾经问过很多同事,也问过很多在城里居住的人,是愿意搬到郊区,去享受新鲜空气,享受大自然的赋予?还是愿意住在城里,尽管城里交通拥挤,空气清洁度不高,汽车的噪音每天都在骚扰者自己的听觉器官。可是绝大部分人都愿意选择在城里居住,如果能承受得了房价的压力。当然,对于曾经享受到福利分房而居住在城里的人,更是不愿意搬出去。原因只有一个,方便。
  在城里居住上班方便,因为过去的就业地大多都在城里,无论是政府办公的地方,还是一些公司,一般都在城市中心地带,上班近是一个很重要的考虑因素。在城里居住购物方便,出门没有几步远就是商店,大小的超市、百货商店、各种专业商店基本都集中在城里,虽然贵了一点,但是省了交通的费用,不见得贵到哪里。在城里居住看病方便。各大医院都集中在城里,例如北京的三甲医院,百分之九十都在四环以内。尤其是老人,如果看病就地就近,肯定会对健康保健有很大的帮助,有了急病也不至于耽误。在城里居住孩子上学和上幼儿园方便。现在的小学还按照街道分配名额,即使超出了街道的范围,公共交通也比较方便。如果住在郊区,孩子上学要花一个小时的时间,家长肯定心疼孩子,在路上那么就,要受很多的罪。方便的事情就不一一列举了,例如来人请吃饭,旁边就有饭馆。想看电影,电影院一定在城里人口最密集的地方。
  相比之下,虽然有噪音,有污染,周围都是水泥森林。但是习惯了在城里居住的人就是图个方便。因此,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居住的首选地,当然是要方便了。办什么事都方便。反过来说,城市的功能也就是提供城里人生活起来更为方便。、
  那么为什么还要有人去郊区住呢,去选择那里的新鲜空气,优美的环境,大尺度的空间。其实原因也不下几种情况。
  首先是有钱人愿意去郊区,其实他们在城里都有住房,郊区基本是第二套住宅。周一到周五的时候,在城里居住,周末的时候到郊区去休息,享受生态和新鲜空气。其次是自由职业者愿意住在郊区,艺术家、作家创作在郊区来讲比较安静。平常也不受上班所累。所谓自由职业者经济上也比较富余,可以再在郊区买大空间的房子或者是宅院,自己也有汽车,开车购物也是一个选择。再次就是搬迁户,因为城里拆迁,补偿费肯定买不起城里的新楼盘,只好屈尊,带着一肚子怨气去郊区,经济上的原因是没有办法的。补偿费只能够买郊区的稍大一点的房子,还要留一部分作为积蓄,以供不时之需。最后,肯定是农民,无论是当地农民还是外来农民,不得不住在郊区。他们并不在乎生态环境,他们的收入只能让他们永远地享受着郊区的新鲜空气,尽管他们的住房条件肯定不如集中开发的楼盘。(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 李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