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方式 与时俱进
(文号:
发稿时间:2011-01-13
阅读次数:)
城镇化是社会进步的集中表现,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是不可阻挡的世界潮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根据国家战略规划,“十二五”期间,城镇化也将会依旧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当然必须看到的是,城镇化在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的同时,种种矛盾也凸显出来。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城市建设发展增长方式与城镇化进程加快之间的匹配问题。”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名誉副会长张元端指出,强化城市建设发展增长方式的探索,走出中国式的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道路,已成为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迫切需要加以解决的重大课题。“‘新城镇、新社区、新居民’这‘三新’是针对人居环境发展的新阶段提出来的理念,对其名称和定义需要在更多的层面来理解并付诸实践。”
“十二五”规划促“三新”诞生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指出:“十二五”期间要“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建议》还提出,要对人口密集、开发强度偏高、资源环境负荷过重的部分城镇化地区优化开发。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集聚人口和经济条件较好的城镇化地区重点开发。对影响全局生态安全的重点生态功能区要限制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对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要禁止开发。“在实现上述战略方针的过程中,毫无疑问地会出现和形成一大批新城镇、新社区、新居民。”张元端说,“人居环境的改善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而且越来越变成热门话题。‘新城镇、新社区、新居民’这‘三新’也会始终围绕人居环境的改善和提高来进行研究和实践。”
对于“三新”名称的定义,张元端认为可以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理解就是在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新城镇、新社区、新居民,广义的理解应当包括原有的城镇、社区和居民在发展模式、生活方式、居住行为等方面的除旧更新。“因此,我们既要从狭义的‘三新’概念关注新城镇、新社区、新居民的发展,又要从广义上来关注我们原有的城镇、原有的社区、原有的居民如何除旧更新、转变思想、转变理念的问题。”张元端说。
“新城镇”要具备综合承载力
张元端指出,“新城镇”概念是在我国现行的城市建制基础上形成的。“在我国城市的定义是包括市建制的城市还有镇建制的城市,现在出现了小城镇的概念,主要是由于当时说城市规模不要太大,发展小城市,所以出来了小城镇,小城镇发展中的农村集镇,以及一些农村的建制镇,我们就将这些称作小城镇。这是我个人的理解。”张元端说。
他认为,对“新城镇”来说,主题词应该是“绿色、低碳,资源集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在两型社会里,确定“新城镇”的发展规模,主要是考虑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包括资源承载能力、环境承载能力、就业承载能力、居住承载能力以及交通承载能力等。“可以看到,现在的城市之所以都在建新区,是因为强调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之后,原有的城市、场地、基地的承载能力就不够了。”张元端解释说,“中国人均占地面积比国外少很多,原来都是在旧城里改造旧城,由于经验不足或者盲目跟风等原因,往往把旧城改造得不伦不类,一些古旧的东西都被毁掉了。发展到现在,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发新区来松动旧城人口,然后再回过头来改造旧城,这个顺序就相对合理了。如果当初是走这个路子的话,很多古老的建筑就都能够留住了。”
“新社区”以和谐为本
对社区概念,现在一般的理解是:城市当中由于行政原因、经济原因和自然原因而形成的有限的聚集区域。行政原因就是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等机构的存在而形成的不同的社区;经济原因,如某些地方发展了工业建设项目,不仅形成了工业区,而且逐渐形成一个居住社区;自然原因方面,农村占据的比重更大,比如自然村、行政村的区别,就是由此而来。
那么,“新社区”概念又是什么呢?张元端指出,“新社区”就是注重历史传承与现代发展相和谐的社区。“社区和谐是城市和谐的基础,社区和谐的基础又是家庭的和谐,所以我们对于建设和谐的新社区主要是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张元端说,“第一,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很多开发商都在打造亲情社区,所谓亲情住宅小区,核心就是注重人与人的和谐;第二,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问题;第三,社区之间的和谐问题,这个社区一定是开放式的,互联互补的网络,不能搞成封闭式的、当然同时要兼顾好安全保卫,这方面主要通过扩大电子监控系统等先进设备来保障。第四,就是历史传承与现代发展之间的和谐问题,这是我们在城市发展当中忽视掉的很严重的毛病和通病,一方面以城市文化文脉为夸耀的资本,另一边却又找各种理由把这些文脉切断,把这些文化遗产锯掉,社区要注意在这方面做好融合工作,让人们的生活也能接触到这些。”
“新居民”须转变思想和生活方式
“新居民”之“新”并不在于人的更替,而是思想上的更新,这也是关于“新居民”含义在广义和狭义分化中的核心。“广义来说新老居民都有一个新,都有一个更新,是思想上的更新;狭义的就是讲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农村转移到城市的居民。”张元端认为,对于后者,主题词应该是“认识并践行新的生活方式和先进的居住行为”。他解释说,农村转向城市的居民,各方面生活方式都会有很大的转变,比如过去居住形态是分散的,现在的居住形态是集中和集约,基础设施从少变多,日常生活习惯和就业从过去在农村时的农耕、养殖转到城市从事商业、服务业以及工业,劳动生产性质也由此发生了改变,随之而来的生活方式的转变就必然会带来很多矛盾。“因此我们在城镇化的过程当中,一方面要求新的城市居民自身加快转变,适应城市生活,这主要是指思想观念;另一方面,一定要关注农民的生活状态,让他们也跟上时代脚步,过上更好的生活。过去我们说规划改造农村,让农民能够享受到城市的生活方式,但是这个过程存在很多困难,比如说使用自来水,分散居住需要买多少水管就是个问题,分散状态下很多基础设施都不好弄。所以一方面本身要适应转变,同时政府和社会要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城市的生活方式。”张元端说。(司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