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态品质构筑宜居生活
(文号:
发稿时间:2011-01-26
阅读次数:)
“十二五”刚刚展开建设蓝图,诸多城市已把生态建设列为工作重点,对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如松指出,生态表示人与环境关系的一种理想状态,是“生态关系和谐”这一复合词的简称。而生态城市是人类生态演替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高效、和谐、繁荣、文明的社会文脉、景观肌理和经济秩序,是我国城市发展到现阶段理应发展的方向。
解决生态问题核心在于人
目前,全球普遍存在三个生态问题:以气候变化、经济振荡和社会冲突为标志的全球生态安全,以资源耗竭、环境污染和生态胁迫为特征的区域生态服务,以贫穷落后、超常消费和复合污染为诱因的人群生态健康。而这三大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城市。“城市问题的生态根源在于人,因此,更新人的观念、调节人际关系、诱导人的行为、提高人的素质、开化人的文明,是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王如松说。他指出,生态文明指人类在改造、适应、保育和品味自然的实践中所创造的天人共生,局部和整体协调的物质生产和消费方式,社会组织和管理体制,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以及资源开发和环境影响方式的总和。“城市生态品质是指对城市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形态、结构、适应能力和演化过程良好程度的测度,反映一个城市的山形水系、文脉肌理、标识品位的和谐性与可持续性。评价一个城市生态品质高低不仅看其‘木桶’的长边,还要看其短边。”王如松说,“所以,生态基础设施、生态人居环境、生态能力建设是城市生态文明的建设指标。”
城市人居环境的标准度量要准确
对于城市人居环境的建设标准,王如松认为有七点值得关注。
凸显城市主动脉。很多城市在建设新城和产业园,在布局规划上应沿轻轨和大容量快速公交主动脉呈糖葫芦串型与主城区相连;各组团间由绿地、湿地、城市农田、城市林地等生态服务用地隔开。“生态交通网络覆盖人口应超过城市人口的80%,从主动脉上任何一站乘快速直达公交到城市中心不超过半小时;同时,居民高峰期出行80%以上是公交、轻轨或自行车,城市从任何一点步行到最近公交、轻轨站点不超过10分钟。”王如松说。
要有宽松的“红绿”边缘。破解“摊大饼”的城市格局,每个居住小区与周边生态服务用地的绿缘要尽可能长,居民步行到最近的大片绿地时间不超过10分钟。
具有健全的生态。非工程设施建设的城市开阔地表100%可渗水透绿,屋顶和立面绿化、下沉式绿地兼湿地功能,湿地兼生态给排水功能;城区人均生态服务用地面积不低于30平方米,其中人均湿地面积不小于3平方米。
具有混合功能,方便居民出行。居住、工商、行政和生态服务功能混合,1/3以上的职工能就近上班,从居住点到工作地点乘公交车正常情况下不超过30分钟。
关于生态建筑和生态标识。新建社区生态建筑要达到70%。与传统建筑相比,生态建筑节能60%、碳减排50%、化石能源消耗减少15%~30%。同时,通过标志性建筑、雕塑和文化景观凸显当地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特征等,生态标识满意度高于80%。
建设生态游憩廊道。在汽车和轻轨交通网络外,为市民和游客提供无断点出行、游览观光及生态服务的游憩绿道,包括自行车 步道网络,休闲驿站及人文服务设施、生物绿篱及缓冲廊道。人均生态游憩廊道面积应不低于5平方米,生态游憩绿道能覆盖和连接市域内每个社区、乡村和景点。
构建民风淳朴、邻里交融的社区氛围。社区和睦、治安良好、文体设施与场所健全,2/3以上的居民能天天见面、周周交流。
同时,在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王如松提出,要建设好包括流域汇水系统和城市排水系统、区域能源供给和光热耗散系统、城市土壤活力和土地渗滤系统、城市生态服务和生物多样性网络、城市物质代谢和循环系统、区域大气流场和下垫面生态格局等;通过城市的水、土、气、生、矿五大生态要素的支撑能力,以及肾(湿地)、肺(绿地)、皮(地面及建筑物表面)、口(资源和废弃物进出口)、脉(交通和水系)五类生态设施的服务功能,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活力和可持续性。“如要对这几点进行测度,可用生态用水占用率、生态服务用地率、生态能源利用率、生态安全保障率作为参考标准。”此外,王如松特别强调了别墅型住宅要少占地。同时,他对现在风行的“农民上楼”并不认同,认为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变相剥夺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宅基地所有权。“土地的集约利用,不能光看数量,更重要的是看土地的社会、经济和自然生态服务功效。”王如松说。
有生态品质才有生活品质
“近来,大家对城市生活品质的议论越来越多了,”王如松说,“事实上,衡量一个城市的生活品质,不能光看中央商务区(CBD)有多大、马路有多宽,还要看城市的生态品质,特别是对自然和人为灾害的抗御能力及市民生活工作的便利程度。比如,居民上班、孩子上学的时间成本有多少,购物、看病是不是方便等等。”
王如松举例说,在珠三角地区,广东省正在推动绿道网的建设,意在给行人、骑自行车者以自然和人文生态服务空间,从而改变到处都是高速公路,以及城市交通以机动车为本而不是以人为本的局面。“广州市已建成1000多公里的绿道,这是有益民生、造福社会的生态建设事业。”王如松说。
王如松表示,虽然从短期来看,达到相对理想的生态城市人居环境建设标准还有一定难度,但从长期看,这是一个方向,有条件的地方要逐渐向这一方向过渡。“城市生态需要的是品质、效用第一,规模速度第二。”(斯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