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与自然相适应的城镇排水系统
(文号:
发稿时间:2013-10-30
阅读次数:)
城市排水及暴雨内涝防治工作近几年得到高度重视。为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城市排水及暴雨内涝防治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3〕23号)》文件要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13年6月出台了《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以下简称《大纲》),以指导各地城市排水(雨水)防涝规划建设工作。
那么,从顶层设计角度看,《大纲》中提出和借鉴了哪些先进的规划理念呢?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水务与工程院副院长谢映霞。
提出雨水综合管理的规划理念
为了应对内涝灾害和初期雨水污染问题,美国在上世纪90年代初提出了低影响开发的理念,英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排水系统,澳大利亚提出了水敏感性设计的规划理念和设计方法,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的响应和普遍的应用。我国有些城市也进行了这方面的探索。谢映霞指出,《大纲》借鉴了国外先进的设计和管理理念,强调城镇建设和改造过程中应减少对环境的冲击,提出了蓄、滞、渗、净、用、排6方面相结合的雨水综合管理的理念,体现了行业发展的特点和技术进步。
基于源头控制和延缓冲击负荷的理论,内涝防治体系的构建要因地制宜,可以多种设施组合。靠近大江大河大海的可以直排,缺水地区可以采取蓄排结合的方式。涝水行泄通道应优先考虑地表的排水干沟、干渠,条件适宜的地方可考虑道路排水。确有困难的地区,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可以建设调蓄池或深层排水隧道。对于初期雨水和常见雨情,采用就地入渗和贮存利用等方式,可优先利用城市湿地、公园、下凹式绿地、植被草沟等作为临时雨水调蓄空间,也可设置专用雨水调蓄设施。
总之,要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气候特征、受纳水体、气象水文等资料,根据地形条件和规划布局,综合确定处理方式,构建与自然相适应的城镇排水系统,使区域开发建设后尽量接近于开发建设前的自然水文状态,做到生态排水、综合排水。
建立内涝防治体系的概念
在我国,对超雨水管网排水能力的暴雨径流应对缺乏考虑。谢映霞介绍,从排水规划体系来讲,我国防洪规划主要针对流域、河流而言,所涉及的排涝主要针对区域的洪涝灾害,而不是城市的内涝灾害,而排水管网规划更多地侧重于管道、泵站等排水设施的布置,设施规模的确定。而这两套系统之间缺乏衔接,管道和河道之间缺乏衔接。特别是对超管网设计标准的雨水出路,既没有统一的设计方法,也没有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当然也缺乏相应的工程设施和综合处理手段。应明确的是,城市管网排水、暴雨内涝防治与城市防洪是密切相关、相互影响的。针对我国城市排水规划体系不完善、内涝防治系统缺失的现状,《大纲》明确了排水内涝防治规划由城市雨水径流控制、排水管网系统和防涝系统3部分内容组成。
由于我国管道、河道分属不同的管理部门,在标准的概念上是不尽一致的。因此,在规划设计中应特别关注管道排水标准与内涝防治标准及防洪标准的对接。河道是城市排水的出路,河道洪水水位高时,城市雨水难以排出,易形成积水内涝,而城市排水量过大也会增加河道的洪水流量,增加城市及下游地区的防洪压力。所以,各地在编制城市排水防涝规划时要注意,不但要针对设计暴雨重现期为2 10年一遇的城市常见雨情,还要针对50年一遇以上的超常雨情;不但要关注由排水管网构成的小排水系统,还要重视由河湖水系及其他设施构成的大排水系统,即内涝防治系统。
协调排水系统及规划多专业衔接
谢映霞说,规划本身的整体性、系统性、协调性和综合性决定了排水规划在城市排水工程建设中的龙头地位和总体设计地位,而做好排水防涝规划的关键是要和规划用地相结合,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就要合理确定排水系统的布局。因为城市内涝防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孤立地考虑问题,就排水论排水,不仅排水专业本身有系统问题,而且各个系统之间也有复杂的、必然的联系。
首先,要做好系统方案,优先解决排水去向和大通道,保证管网、河湖水系等自身系统的合理性;其次是做好大小排水系统之间的衔接,做好管道、河道、水系的衔接,特别是与城市防洪系统的衔接;最后,做好排水防涝规划与其他规划的衔接。排水防涝规划和很多专业规划相关,因此要协调城市排水规划和用地规划的关系,做好河道、管网、道路、绿化、竖向等多专业的协调衔接。特别要强调的是,城市用地布局和道路规划要考虑雨水排水的出路;城市竖向设计和道路竖向设计要保证排水渠道畅通和雨水的综合利用;城市绿地规划要考虑接纳附近的雨水。只有多专业协调联动,才能解决好城市内涝问题。
谢映霞指出,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雨水影响评价与内涝风险评价制度,针对城市内部涝水发生的评价很少。现有的洪涝灾害风险分析,主要是针对外江外河洪水或潮水的袭击而言,其尺度不能识别不同暴雨和洪涝灾害情形下不同地区的风险程度。
因此,为提高排水防涝规划的科学性和城市风险管理水平,《大纲》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出了进行精细化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的概念,通过逐步建立雨水影响评价与内涝风险评价制度,全面评估城市排水防涝设施现状能力和内涝风险,绘制城市暴雨内涝风险图,确定风险等级,从而科学划定风险管理区,为科学编制排水防涝规划和应急管理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