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国内动态 > 正文

提高建筑质量延长寿命迫在眉睫

(文号: 发稿时间:2010-04-12 阅读次数:)
  在“第六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披露,中国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每年20亿平方米新建面积,相当于消耗了全世界40%的水泥和钢材,而只能持续25~30年。而发达国家的建筑,像英国的平均寿命达到了132年,美国的建筑寿命也达到了74年。
  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明确规定,重要建筑和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耐久年限为100年,一般性建筑为50~100年。现实生活中,我国相当多建筑的实际寿命与设计通则的要求有相当大的距离。建筑寿命的严重缩水不仅意味着对《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的惨淡失守,还意味着巨大的浪费。
  如此短寿的建筑将每年产生数以亿计的建筑垃圾,住建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司长陈宜明表示,“我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据对砖混结构、全现浇结构和框架结构等建筑的施工材料损耗的粗略统计,在每万平米建筑的施工过程中,仅建筑垃圾就会产生500~600吨;而每万平方米拆除的旧建筑,将产生7000~12000吨建筑垃圾,而中国每年拆毁的老建筑占建筑总量的40%。”
  中国建筑短寿不是偶然的,有三大原因。一是质量原因,2009年中国不断出现的“楼歪歪”、“楼脆脆”等建筑质量问题,就是证明。这说明有关部门对建筑质量的监控与责任追究是失落的。二是规划原因,在一些城市的规划中,往往是“一个官员一规划,最后规划成鬼话”,这样必然导致建筑建了拆,拆了建,这说明有关部门对城市建设规划缺少尊重意识,缺少法制意识。三是政绩原因,一些地方官员把建高楼大厦作为政绩工程来抓,这样必然导致一些本来还可以改造使用的建筑被推倒重来。同时,一些地方官员也把房产开发经济当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必然导致一些建筑建得快,拆得猛。
  南昌市1999年建成的、被评为优质工程的四星级五湖大酒店,今年2月6日被爆破拆除,要在原址重建一座五星级酒店;安徽省六安市2004年建成的皖西路华安新宇小区,去年12月29日被挂牌出让,将面临整体拆迁……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吴伟教授说,城市规划短视、混乱是建筑“短命”的一个重要原因。规划滞后、混乱,与未来城市发展步伐不协调,建筑质量再过硬也难逃“夭折”厄运。
  提高建筑质量,减少短寿建筑,需要严把监督关。有学者指出,房屋作为一件成品,在建设过程中需要相当多的部门环环相扣才能完成。涉及到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监理等相关部门,只要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把关不严或敷衍了事,整个建筑质量就难以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