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部分领导讲话摘要:
徐义屏:世博工程的技术和经验值得推广学习
上海世博会是首届以城市为主题的综合类世博会,集中展示了绿色环保、低碳排放、科技创新的最新成果,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最佳实践。体现上海世博会突出亮点的绿色建筑、节能减排、科技创新,为改善人类生存空间和提高生活质量,让生活更美好,提供了有益的启示。这些宝贵的技术和经验值得我们行业总结、学习和推广。
发展绿色建筑,促进节能减排,重点要抓好五个环节:一是抓住建造环节,不仅在规划、设计、施工过程中要按照强制性条文的规定,努力确保每年新建的每一个项目确实都能达到建筑节能标准的要求,而且要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切实降低施工过程中的能耗,减少排放;二是抓住运行环节,不仅要大力宣传普及知识,注重节约意识,而且要通过科学管理和应用先进适用的技术,使运行处于最佳状态,切实降低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三是抓住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的开发和推广环节,通过科学开发和有效推广可再生能源的工艺技术和先进设备,尽量减少建筑对一次性能源的依赖;四是抓住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环节,尤其是要有针对性地重点改造那些耗能高的部位,以大力提升既有建筑的节能性能;五是全行业要开拓思路,改革传统的建造方式,积极推广和使用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的方式。
王树平:世博会是中国建筑业大显身手的好机会
上海世博会是展示我国改革开放成就和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契机,同时也是展示我国建筑业风采的大舞台,就像北京奥运会一样,世博会的主办给中国建筑业又一次大显身手的好机会。世博工程项目众多,投资巨大,新技术、新工艺应用广泛,技术难度大,工程组织相对复杂。
几年来,在上海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领导下,在各参建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广大建设者和管理者坚持机制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精心规划、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出色地完成了建设任务,在建设管理、工程质量和技术水平等多方面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也涌现出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自有知识产权。世博工程还造就了一批建筑管理、建筑设计、施工组织等方面的建筑业领军人物和科技创新人才,造就了一批敢打硬仗、善打硬仗的一线操作人才,也培养了一批技术过硬、思想过硬的农民工队伍。特别是上海建工集团和中建八局等一批施工企业依靠在上海世博工程建设中积累的经验,研发出一系列先进低碳技术和设备,并摸索出较为成熟的项目管理经验,对于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世博工程高度重视节能环保工作,也为我国大型公共工程建设作出了表率。因此,举办这样一个经验交流会,通过研讨和观摩,学习世博工程建设者不畏艰难险阻,勇于挑战极限的精神,学习世博工程建设技术创新和质量安全管理的经验,必将对提高建筑业质量技术水平,引领建筑业企业走绿色建筑、绿色施工之路,主动承担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社会责任,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几年来,我国的建筑节能、绿色施工等工作无论是在技术层面还是实战层面,都有了飞速的发展,上海世博会集中演绎了绿色、环保、节能的生态理念,已成为展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最佳实践舞台,科技创新、绿色环保、节能低碳等元素被广泛地应用和发展。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时机,推行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的实施,将建筑发展的模式真正推向低碳化。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年来狠抓建筑节能工程质量,加大了制度建设、监督执法和技术进步等多方面的工作力度,在相关技术政策、新技术应用和评优评奖工作中也都重点考虑了建筑节能因素。当前,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今后20~30年将新建400亿平方米的新建筑,城市建设面积还将翻番,节能减排、绿色施工任务十分繁重。从2002年起,中国建筑业协会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质量安全监管司委托组织实施全国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经过多年实践,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示范工程管理机制和创新研究平台,为我国建筑行业的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蒋志权:节能环保技术让世博建筑更“绿色”
本次交流会借世博举办之机,汇集各方智慧,聚焦建筑节能与绿色施工主题,共同研讨建筑产业“低碳、节能、环保”发展大计,并成功启动了国内首批11项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必将对建筑行业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对建筑施工的技术创新形成有力的推动。
上海世博会是发展中国家首次举办的全球最高级别综合性展览盛会。历次世博会的举办国家都把建筑技术作为最突出的一个亮点,因此,世博会也被誉为“现代建筑的试验场”。上海建工集团有幸承担了包括世博轴、中国馆、主题馆、世博中心和文化中心等永久性场馆在内的、占世博园区80%工作量的工程建设任务,同时,还承担了包括虹桥交通枢纽、外滩综合改造、轨道交通和闵浦大桥等一批世博配套重大工程项目。在历时三年多的工程建设过程中,感触最深的是,世博及配套工程大量运用了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半导体照明、江水源热泵、阳光引入、自然通风、雨水收集利用和墙体垂直绿化等当今最先进的建筑节能和环保技术。
针对“绿色世博”和“科技世博”提出的新要求,我们进一步树立和强化绿色施工理念,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的节能、节水技术,努力按国际先进标准将世博工程打造成绿色建筑,通过施工技术的创新,努力把绿色施工的要求转化和体现在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
王有为:推动绿色建筑的本土化
绿色建筑在我国的发展中仍存在着不少问题:一是地区发展不均衡的问题,绿色建筑发展的形势和各地经济发展基本一致,如东部比西部做得好,南方比北方做得好。二是绿色建筑本土化的问题,一定要把当地的实际情况弄清楚,抓牢本土特点,全盘照搬不可能实现真正的绿色建筑。三是成本增量的认识,建议在我国开展绿色建筑,成本增量控制在5%~10%是适宜的。四是政策法规未到位,可以借鉴西方国家在开展绿色建筑时采用的一些政策法规,如强制性政策、容积率要求、配套设施规范等。
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方向:扩大原标准的适用范围,从民用建筑向工业建筑发展,从设计标识向运营标志发展,绿色建筑标识逐步改为能效标识,由“四节一环保”向碳排放计算分析发展。
朱振升:高铁建设引领绿色交通新方向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在大规模的铁路建设中更要增强环保意识,高速铁路自身的特征在节能、节地、污染气体排放等环保方面有明显优势。实现“绿色”高铁,必须严格执行环保法规,依法按程序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据以指导设计和施工,坚持环境保护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开通的原则。同时,工程建设强调环保意识。线路选线尽量减小对环境的影响,利用既有铁路、公路通道并廊带节省土地;尽量避开自然保护区等敏感区域及重点建筑物;在经济技术比较的前提下,优先采用以桥代路,即可减少对城市切割,更可节省大量土地;边坡绿色防护和沿线建筑物“景观设计”,与绿色交通融合,以修复生态环境。还需重视水土保持和水资源保护,包括统筹优化取(弃)土场位置,节约用地减少水土流失,对隧道弃砟等要做防护工程,提倡采用桥梁旋挖钻机,减少对水源的污染。
目前,我国已编制了高速铁路设计、施工、验收等系列规范及相关技术条件,我国高速铁路技术标准体系已基本形成。范庆国:世博会,现代建筑的试验场
作为本届世博会的承办城市,上海赢得了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最佳平台和千载难逢的巨大机遇,上海世博会工程建设过程中也面临了诸多技术挑战。如:地下空间的建设规模空前庞大,整个世博会地下空间面积创纪录地达到近40万平方米,还有地铁从基坑边缘区域穿行而过。钢结构体量巨大,结构新颖,体型复杂奇特,钢结构安装总量达到了7.5万吨,各个展馆的钢结构安装方案的选择、施工整体部署和施工组织、钢构件空间的精确定位、施工过程的施工力学分析等都具有挑战性的难度。众多旧建筑物更新利用,“绿色世博”得以集中体现。新型节能、环保以及新型材料的大量应用,代表了当代最新的建筑理念。
面对一系列的严峻挑战,建设者们没有现成的答案和可以直接套用的经验,唯有走创新之路,通过对新技术和新工艺的研究,切实保证了世博园区建设的顺利进行,并为上海未来施工技术开发提供纲领性和指导性的作用,也是当前施工技术研究的阶段性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