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厦门动态 > 正文

改造仙岳路完善路网主骨架

(文号: 发稿时间:2011-05-09 阅读次数:)
      仙岳路西段改造(续建)工程3公里多长的施工场地内,1000多名工人正不分昼夜地紧张作业,在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将力争于11月底前完成。为什么要改造仙岳路西段?改造期间为何要24小时施工?施工单位要采取什么措施减少噪音……工程自开工以来,一直是市民关注的焦点,记者昨日就市民关心的上述问题,采访了仙岳路西段改造(续建)工程指挥部相关负责人。

  改造是为了增加通行能力

  为什么仙岳路西段2007年才完成改造,时隔4年就又要改造?相关负责人解释,我市计划年底前开工建设第二西通道和轨道交通,将以海底隧道的形式,穿越厦门西海域连接岛内外。在第二西通道、轨道交通的建设过程中,要对部分道路实施交通管制措施,这就需要增加仙岳路通行能力来提供城市道路交通组织的保障。因此仙岳路西段必须提前完成改造,为第二西通道、轨道交通的建设保驾护航。

  2006年8月至2007年3月,仙岳路西段首次实施高架改造,采取在路口建设跨线桥的方式,分别在湖滨东路路口、莲岳路口、福厦路口(至台湾街路口)修建了三座路口跨线桥。采取这种改造方式,交通衔接灵活,方便支路车辆进出,与当时仙岳路的车流量——仅为每小时4800辆,是相适应的。但是仙岳路的车流量近年来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平均每年增长速度超过20%,特别是2010年4月翔安隧道建成通车后,本岛、海沧、漳州方向车流大部分通过仙岳路-翔安隧道-沈海高速这条通道通行,造成仙岳路交通量激增,交通高峰时段每小时车流量已经达到1.3万辆,超过了设计负荷每小时1.1万辆。路口跨线桥的交通改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这样巨大的车流量了。

  此外,仙岳路支路的车辆均直接汇入仙岳路主车道,对主车道交通造成严重影响,大幅缩减通行能力,增加交通事故隐患。跨线桥上下桥处车辆流向不顺,只有两车道贯通,也造成了局部“瓶颈”。

  改造后每小时通行1.9万辆车

  仙岳路西段改造(续建)工程将构建起“快速路+主干路”的复合通道,将起到三大作用:一是高架桥主线可保证双向6车道,实行全封闭管理。同时,地面交通疏解能力增强,整个道路的通行能力由原先1.1万辆/小时提升至1.9万辆/小时,道路通行能力提高70%以上。二是地面交通系统改善后,将较大减少交叉口的拥堵和交通安全隐患,有效提高路面使用效率,既可提高地面道路分担快速路交通压力,也可提高地面道路对周边交通需求的集散能力。三是改造后的仙岳路快车道可与海沧大桥、翔安隧道的主线车道数匹配,进一步完善路网主骨架功能。

  昼夜施工缩短桩基施工期

  改造工程开工以来,仙岳路沿线居民对夜间施工噪音的投诉,成为焦点问题。改造工程非要24小时施工吗?不少市民发出这样的疑问。工程指挥部负责人介绍,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加快建设,缩短工期,减少建设施工对周边居民以及对城市交通带来的负面影响。

  仙岳路复杂的地质条件要求桩基施工过程中不得不采取昼夜施工的方式。建设单位市市政建设开发总公司介绍,工程沿线的桩基需要穿越残积土层。面对这种地质条件,桩基施工中如果中途停止,已成形的桩基中起润滑用的泥浆将离析,极易造成塌孔的事故,会影响桩基的施工质量。而且桩基施工的时间将更长——至少要延长一个月以上,这对市民出行和沿线市民生活造成的影响将更大。

  为了尽量减少噪音对居民的影响,施工单位对施工机械进行了改造,把噪音较大的项目调整到白天作业,从根源上减少了施工噪音的产生;施工工序也进行了调整,一些噪音较大的施工项目如破路施工等,调整到了白天进行。居民较为集中的区域附近,还缩短了桩机夜间作业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