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国内动态 > 正文

也谈保障性住房的规划设计

(文号: 发稿时间:2013-03-20 阅读次数:)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2年新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781万套,基本建成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601万套。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新的政府工作报告将2013年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的新开工量定在了630万套,基本建成470万套。
  在如火如荼的建设同时,规划设计对于保障房的标准化、适用化、精细化与产业化所起的“龙头”作用不容忽视。无论是单套建筑面积以40平方米为主的公租房,还是50平方米以内的廉租房,抑或是60平方米左右的经济适用房,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如何坚持“经济适用”的原则,在有限的面积标准内实现基本居住功能并创造较高的舒适度,在“居者有其屋”的基础上实现“居者有好屋”,是保障房设计过程中应该始终考虑的问题。
  赵冠谦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建筑师
  周燕珉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住宅与社区研究所副所长
  冯果川  深圳筑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
  金杭杭  杭州华清建筑设计院总经理
  与普通商品房相比,保障房在设计上有哪些不同的侧重点?
  赵冠谦:保障房最主要的要求就是“经济适用”。不少商品房面对的是高端人群,而保障房与之最大的区别在于面积严格受控,所以只能在空间利用上大做文章。由于保障房属于过渡性用房,设计师应该充分考虑到住户家庭结构、生命周期的变化等可能性,让项目具有 “可变性”。一些两口之家过几年会变成三口之家,甚至还会有老人进来,这些都要考虑进去。
  目前,房屋“可变性”可通过“套内可变”以及“套外可变”实现。“套内可变”意味着房屋内隔墙可以随住户的要求自由移动。“套内可变”的实施需要满足三个条件:规整、大空间的结构体系,可拆装的轻质隔墙以及可变动的水电管路。“套外可变”是传统的“两代居”的升级版,在两套独立户型中预留联合位置,使两套房可以随要求变成一套房。
  金杭杭:很多人对保障房的理解还仅仅处于认识的边缘,一提到保障房就会联想到地段偏远、配套设施落后等。保障房针对的可能是中低收入人群,它只是套内面积比较小,但品质不会随之降低。我们院里已经对保障房进行了系统研究,甚至制定了保障房的规范和规定,一方面是针对院内部,另外也帮助相关部门制定整套标准。相对于商品房中的买卖关系,只要双方认可,其瑕疵就不是问题;保障房虽然也是买卖的关系,但很多是属于国家福利性质的。在同样大小的一块区域,它的户数要更多,配套要更复杂,它所面对的受众对住房的挑剔程度也会更高。很多时候保障房投诉多于商品房并不是因为它没有达到建设要求,而是因为很多细节设计地不到位,它对细节的要求有时反而更高。
  周燕珉:保障房的建设要考虑未来的可变性和可持续发展。例如一套房子,现在可以作为公租房、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使用,但若干年之后,一旦该地段升值,或其他功能价值突现后,房子可能就需要转变为新的功能,也有可能出现居住人群及使用方式的改变。例如日本公营住宅的套型设计已向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演进,而香港公屋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就允许居住者购买公屋将其转化为有产权的房屋。因此,政府和设计者应提前想好10年、20年后的变化,想到今后这些建筑能够长期使用的可能。
  随着居住年限的不断增加,保障房建筑主体及其内部很多装修材料、部品设备都会老化,这就需要提前考虑未来维修、维护和更替的便利性。如果我们在规划、建筑和设备部品设计上不预先考虑好这些问题,使套型能够灵活更改,设备部品能够灵活拆卸和替换,那么,不具备可改造性的大量高层保障房未来将面临无处可去的尴尬,可能成为建筑垃圾。

  保障房的设计如何从用户角度出发?
  周燕珉:不能按照商品房的设计思路来设计保障房,应注重保障对象的特殊居住需求,对客户群进行细分,从各类居住者的生活习惯和居住需求出发进行设计。比如,廉租房的保障对象很多是小贩和手艺人,家里需要放置谋生工具的空间。而且,如果让他们迁往偏远地区,可能无法再为人提供服务,他们的生活保障将有大问题。再比如公租房的设计,年轻人对起居空间的要求不高,看电视也变成了看电脑,在自己的空间里便可完成。他们对于摆放沙发、用于聚集活动的空间需求不高,将起居室改设餐厅的做法会更符合实际。
  冯果川:建筑学的主体不仅有建筑师,还可以并且应当有普通老百姓,特别是在保障房的设计中更应该充分考虑用户的需要。我们工作室曾经参加了一项保障房设计竞赛的户型设计单元。保障房的户型设计非常受制于成本,所以一般认为户型要尽可能简单化、标准化。但是这种大量复制的标准单元本身就是空间品质低劣的表现,它无法满足不同家庭的个性化需求。我们想打破封闭的设计程序,建筑师不去设计确定的户型,只是设计一些空间策略,然后让未来的住户学习并运用这些策略DIY出自己的户型。
  其次是设计一个社交机制,让用户在参与设计的过程中,建立起和谐的邻里关系。具体做法是在保障房建设时,只完成主体结构和外维护以及设备管线系统而不做隔墙,待住户确定自己户型后再施工完成。保障房的每个住户先是分得一个标准的单元,然后通过社区网站或社区中心获得户间划分的策略手册,学习并设计自己的理想户型,然后在该交互平台上发布自己的户型策略并寻找与自己的策略相对应的潜在邻居。通过户型设计找到合得来的邻居的新机制改变了当前漠然的邻里关系,使设计的意义超出了空间范畴而具有社会交往功能。

  目前我国保障房设计存在哪些问题?
  赵冠谦:长期以来,各地保障房建设普遍存在四个突出的缺点:盲目追求高容积率、高密度与超高建筑;室内居住环境质量下降,绿化率、日照率等标准被忽视;生活配套设施不齐全;大面积的单一性开发,将大量中低阶层居民集中在一个区域,形成城市中的“贫民窟”。
  前三种情况的出现是由于保障房建设利润率低,开发商为了降低建造成本而牺牲了保障房的舒适性与功能性。其根本原因在于国家级的保障房建筑规范的缺失。规范的缺失让各地保障房规划设计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并导致保障房在设计过程中出现为了降低成本而过度忽视住房舒适度与生活质量的问题。
  2012年8月1日,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编写的《住宅设计规范》正式实行,对于保障房居住的实用性和舒适性做了要求和规范。在保障房项目设计过程中,最低下限应该是不能低于国家或当地的住宅设计规范。
  周燕珉:保障房质量问题主要源于两个方面,其一是中小户型的保障房设计水平偏低,之前很多设计单位大多从事的是商品房规划设计,对于中小户型的规划设计经验不足;其二,保障房建材质量难以保证,各地方政府的保障房建材以商品房建材为标准,价格较高,而保障房要求成本低,无法采用这个标准,在工期的催迫下,易产生粗制滥造。
  住建部在具体督察中发现,有的地方政府在缺乏小户型设计经验的情况下,简单地将大户型商品房设计方案进行微缩,由此造成了很多使用功能缺乏和存在重大设计缺陷的保障房。例如,某地建设的保障房中,甚至出现了卫生间只有1平方米左右的问题;还有的保障房将厨房直接设计在阳台上,燃气管道成了明线,一旦发生燃气泄漏和爆炸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由于保障房要求建成后即达到入住标准,那么不妨将建设与装修在设计中进行综合考量。商品房的建设和装修分离,分别由开发商和购房者承担。但在保障房的项目中,二者主体都是政府,如果统一起来,能够避免后期装修造成多余的建筑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