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厦门动态 > 正文

房子好 配套好保障房或走“洋唐模式”

(文号: 发稿时间:2013-05-22 阅读次数:)
     洋塘居住区位于翔安大道以东,城场路以北、洪钟大道以西,是翔安新城核心区首期开发区建设项目。拟建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住宅(宿舍)共11000套(间)。 该项目建成后将是我市最大的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也是我省首个保障性安居工程综合体。
   洋唐居住区配套可谓是应有尽有,2所12班规模的幼儿园和1所36班规模的小学,家门口就可上学;商业百货、餐饮、邮局、电影院等配套设施,可满足购物娱乐休闲需求;还设有公共食堂,满足单身住户的需要,被称为“洋唐模式”。
   厦门保障性安居工程“家底”如何,有多少项目,又有多少房源?
   昨天,记者发现市建设与管理局网站已“晒出”全部家底,2006—2012年度保障性安居工程92个项目集体亮相,一共有93427套(间)房源,分配对象不仅有本地户籍的,还考虑外来务工人员的住房需求。
   记者还发现,这些项目分布紧跟着厦门发展走向,从岛内东部跳向岛外新城。
   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师李工分析,如今岛内开发已经饱和,岛内应降低开发强度,控制人口增长。今后保障性安居工程规划建设借鉴“洋唐模式”或成趋势,规划建设综合体,不仅让人住得好,交通、教育、医疗配套也很完善。
 

项目分析 

从岛内东部向岛外扩张


   此次市建设与管理局公布保障性安居工程“家底”,92个项目、93427套(间)房源。
   这些项目“各具特色”,如在建的洋唐居住区是我省首个保障性安居工程综合体,也是我市最大的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而建成的滨水小区还摘获全国“鲁班奖”这一最高荣誉;在配套方面,似乎又“达成共识”,不仅考虑安置对象的住房需求,也充分考虑交通、教育、购物、医疗等配套,不仅让人住得安心,还住得舒心。
   从项目分布上看,这些项目逐渐从岛内东部跳向岛外新城,紧扣厦门发展趋势。
   岛内最大的保障房项目高林居住区位于岛内东部,而集美滨水小区和在建的洋唐居住区这两个具有标志性的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紧跟着跨岛发展战略,分别位于集美和翔安核心区,交通方便,配套完善。
 

  分配对象
   各类棚户区改造安置用房约占33%


   目前,我市保障性住房分四大类,主要包括廉租住房、保障性租赁房、经济适用房和保障性商品房,主要是针对本市户籍的;而国家保障性安居工程分五大类,即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房、限价商品房、棚户区改造等安置房,不仅针对本市户籍的,还考虑外来务工人员住房需求。
   可见,我市保障性住房和国安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品种不一,其中保障性租赁房、保障性商品房是厦门特有品种;而保障对象主体也不一,不仅要考虑本地户籍的住房需求,还要考虑外来务工人员的住房需求。
   记者发现,尽管品种有所不同,但分配对象大体一致。
   具体来说:各类棚户区改造安置用房项目共46个项目、30481套(间),约占房源总数33%;
   公共租赁房共20个项目、16474套(间),约占房源总数18%,分配对象是面向产业园区企业的集体宿舍;
   保障性住房共15个项目、14010套(间),约占房源总数15%,分配对象是保障性住房申请户;
   保障性住房、公共租赁房共5个项目、16243套(间),约占房源总数17%,分配对象是保障性住房申请户、面向产业园区企业的集体宿舍;
   保障性住房、单位周转住房2个项目、11426套房源,约占房源总数12%,分配对象是保障性住房申请户、周转住房申请单位;
   限价商品房2个项目、2866套,约占房源总数3%,分配对象是面向社会公开配售的限价房申请户;
   人才住房1个项目、616套,约占房源总数0.6%,分配对象是人才住房申请户;
   人才住房、公共租赁房1个项目、1311套(间),约占房源总数1.4%,分配对象是人才住房申请户、面向产业园区企业的集体宿舍。

   【项目概况】


   ■翔安东方新城二期
   项目位于翔安区新店镇,规划建设16幢18层的保障性住房约2800套。配套建设幼儿园、小学、商业店面及其它公建设施,配套齐全,生活便利。
   ■后溪花园
   项目位于集美区新站片区,项目拟建12-18层住宅(宿舍)14幢,共2832套/间。
   ■杏林华铃花园
   项目位于集美区杏林街道,拟建住宅2314套,总投资约2.6亿元。
   ■滨海公寓
   项目位于同安滨海新城中部,西洲路以南,西侧紧邻环东海域思明工业园。拟建保障性安居工程28幢,5034套/间。
   ■海新公寓
   项目位于厦门海沧新阳工业区内,厦门卷烟厂以北,西临海新路,东临新景路,北与新阳中学相邻,建设住宅390套。项目已竣工。

   【专家观点】


   岛内建设已饱和
   保障房要往岛外走


   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师李工说,如今岛内开发建设已近饱和,根据基础设施承载量测算,本岛宜居人口约为150万,但本岛最新统计人口数已达200万,再无序增长下去,将导致交通堵塞、环境恶化等系列城市问题,因此岛内应降低开发强度,控制人口增长。现在正在实施跨岛战略,岛内居住用地做减法,公共设施用地做加法,在居住用地供给方面逐渐收紧,不光是保障房要往岛外走,一般商品房也到岛外去。
   而从整个厦门城市总规的调整看,也要跳出岛内看岛外。
   李工说,旧版厦门城市总规明确“一主四辅”,即岛内为主,岛外海沧、集美、同安、翔安四个区为辅;随着实施跨岛战略和岛内外一体化,加强岛外各区的中心职能,城市空间结构逐渐走向“两主三辅”、“三主两辅”等形式,以后不只是岛内一个城市中心,岛外也会出现一个甚至二个城市中心。
   当然,目前岛内外还有一定差距,岛外教育、医疗等配套不如岛内完善。
   李工说,今后保障性安居工程规划建设或将借鉴“洋唐模式”,不再是单一地块项目,而是一个综合体,选址岛外交通便利地方,规模大,设施全,不仅考虑住房需求,同时满足教育、商业、医疗等配套需求,如同建设一个新社区。
   结合目前国家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品种,李工分析,今后厦门保障性安居工程应根据不同片区职能分类规划建设,结构灵活调整,比如A类在新城区建综合体,结构丰富,以保障性商品房、公租房、经济适用房为主;B类在生活区,保障对象相对单一,以公租房、经济适用房为主;C类在产业园区,主要是以公租房为主。
   李工说,从长远看,随着跨岛战略实施厦漳泉同城化建设,城市高端职能如商务金融、大型公建向岛外各区迁移,岛外也形成一个或两个中心,到时也就没有所谓的“岛内”“岛外”概念了。
   【征集令】
   如果您对厦门保障性安居工程规划、建设、政策等有何建议或想法,不妨拨打本报市民热线5589999告诉我们,我们会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